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文评语 作文评语

于丹论语心得文字版_于丹论语心得全文

zmhk 2024-06-06 人已围观

简介于丹论语心得文字版_于丹论语心得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于丹论语心得文字版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于丹论语心得经典语录2.于丹

于丹论语心得文字版_于丹论语心得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于丹论语心得文字版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于丹论语心得经典语录

2.于丹论语心得怎么写

3.《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4.读于丹《论语》感悟之四 诚信之道有感 1000 字左右 快

5.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6.《论语心得》读后感1000字,学生作文

于丹论语心得文字版_于丹论语心得全文

于丹论语心得经典语录

        1、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2、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3、恋爱是想一个人的心,婚姻是拴一个人的心,爱情是吞一个人的心

        4、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5、成功是一种观念,致富是一种义务,快乐是一种权利。

        6、婚姻的杀手有时不是外遇,而是时间。

        7、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8、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9、危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努力。

        10、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力量

        11、成功的职业,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12、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3、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

        14、把爱情投资在一个人身上,冒险;把爱情投资在许多人身上,危险。

        15、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16、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17、企业一定要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独特资源。

        18、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

        19、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20、中国人学美国人容易,中国人学中国人难。

        21、一个人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22、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23、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24、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25、总要为爱人着想,经得起爱人唠叨,理应对爱人谦让,男人应当总经理。

        26、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27、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28、如果你借太多的钱给一个人,你会令此人变成坏人。

        29、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30、要学会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

        31、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32、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33、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34、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35、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36、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37、钱可以帮穷人解决问题,却帮富人制造问题。

        38、怕爹是孝顺,怕老婆是爱情。

        39、现代的婚姻是情感的产物,更是竞争的结晶。

        40、是英雄表现出来,是人才体现出来,是蠢才显现出来。

        41、任何一个傻瓜都会引诱一个姑娘;但是知道怎样离开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

        42、《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43、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井底之蛙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天空呢?

        44、敌人变成战友多半是为了生存,战友变成敌人多半是为了金钱。

        45、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46、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47、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48、婚后的男女莫不喜出望外。

        49、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50、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51、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52、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5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54、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55、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56、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遗憾。

        57、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剑客,必有一强,三角恋,必有一伤。

        58、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

        59、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

        60、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

欧阳夏丹经典语录语句

        欧阳夏丹经典语录语句

        1、当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所做的事不应该是抱怨同伴,应该相互鼓励。当分数很好的时候,大家应该相互击掌庆祝,我觉得彼此传递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的学习而言,对我们未来工作而言,有好的团队精神,你就是一个在单位里面非常受欢迎的人。

        2、和别人比自己够不够成功,没有意义,关键是自己要有追求,有进步就是自己的成功。

        3、学校里面不光学习课本专业知识,更要学习在踏入社会以后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人际关系,你跟人相处这种能力和技巧、方式和方法,跟别人有没有好的沟通,良性的互动,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大家不要认为你在学校里面参加其他活动就是浪费时间,任何精力不是白费的,都会给你带来财富。

        4、气质这个东西,内在散发的东西,慢慢每天会发现有些新鲜的成分。所以,(最小说)我个人认为可能气质更重要一些。

        5、语言是一种习惯,当你长时间通过这样练习和积累,包括你肌肉表达习惯你的舌头当他形成一种习惯和记忆时候就会改掉你身上原来很多毛病。

        6、无欲则刚,欲求太多,做事儿太刻意,就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心态平和,机会自然就来了。

        7、我觉得是多多在课堂上表现,或者是学校里面有任何的文体活动多多参与,然后在跟别人交往和交流过程当中也不妨勇敢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个很重要。

经典语录: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

        经典语录: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

        1、把自己当成大树,便时时有被狂风刮倒的忧愁;把自己当作棵幼苗,便时时会享受阳光雨露。青涩,便成长;熟透,便腐烂。生活要追求四度空间:宽度、深度、热度、速度;工作要形成五动个性:主动、行动、生动、带动、感动;人生须明确一个观念:只有缩短成功的日月,才能延长享受的时间。

        2、买了就买了,不要去比价;吃了就吃了,不要去后悔;爱了就爱了,不要去猜疑;散了就散了,不要去诋毁。

        3、唯有繁华落尽,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辨。

        4、飞蛾扑火时不见得不明白前面是火,其实后果如何都知道。人作死起来,都是无解的,非得死一次才行。很多事情你以为是为了他做的,其实你是为了自己。哪怕是死路,也要走。撞的鼻青脸肿才好,不然总觉得不甘心;看到是死路才愿意转弯,不然总觉得前头有希望。

        5、累,有时候也是种享受,因为它让生活变得充实。

        6、你能多快搞定自己的情绪,就能多快的得到成长。脾气会赶走运气。所以,那些貌似心大的人,不过就是能忍。在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之前,做好两件事:活着。忍着。

        7、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其实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最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的修行,这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8、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9、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相匹配的烦恼。无一例外。每个年龄的烦恼,都会在那个年龄的地方,安静地等着你,从不缺席。

        10、爱就是:我会把我能伸手拿到的,举手捞到的,踮脚够到的,跳起来抓到的,踩着高跷摘到的都给你。而且不用你开口,亲手奉上。

        11、荷尔蒙只是负责一见钟情,柏拉图则负责白头偕老。

        12、时间,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雨,会考验最暖的陪伴。

        13、有两种人本应该最值得珍惜,一种是能控制好情绪的女人,一种是有耐心哄你的男人。然而现实中,这两种人最容易被辜负。

        14、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15、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们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我们都认为是这个世界亏欠了我们,使我们没有能得到幸福;在我们得不到幸福时,我们就把责任怪在最靠近我们的那个人身上。

        16、据说,女人之间的友谊,忽冷忽热是常态;男人之间的友谊,忽冷忽热是敷衍;男女之间的感情,一个对另一个忽冷忽热,是因为把对方只是当成了打发空虚时间的备胎。

        17、幸福,从没捷径,也没有完美无瑕,只有经营,只靠真心。

        18、给自己多一点疼爱,对生活多一点信心。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是前行路上最大的幸运。

        19、书上说,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上帝很忙,每天要安排那么多人相遇,他没时间等你茁壮成长,也根本没心思听你的温言软语,那些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人,抓住了,就是你的,自己放手了,也别可惜。他未来能给你更好的人,也能给你一辈子孤单。

        20、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

于建嵘经典语录

        于建嵘经典语录

        1、但凡是名人,网上就一定有关于他的经典语录。有的是幽默风趣的,有的是慷慨激昂的。也有的是愤青的。于建嵘的语录应该是为农民阶级发声的,下面一起来看一下于建嵘的经典语录吧。

        2、中国有钱人是很多,但我说中国没有中产阶层,主要是从社会责任、独立意识、独立观念和政治权利这方面来考虑。因为要作为一个阶层,就必须有相应的阶层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权利。

        3、拥有两套房子是中产阶层吗?白领是中产阶层吗?不是。中产阶层起码要不为基本生活所累。我们的白领如果哪天没有工作了,没有社会保障了,和农民工区别不大。

        4、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底层的知识分子,我一直认为大学扩招之后,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批底层的知识分子,这一批底层知识分子,对官二代、富二代的敏感远远超过我这种人。

        5、任何改革都应该意识到,永远不要剥夺最贫穷的人。社会要真正的和谐,必须真正关注现在已经成为底层的人,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我们需要一个最基本的社会规则,让每一个公民的努力付出得到适当的回报。

王珞丹语录

        1、令人不能自拔的除了牙齿还有爱情。

        2、不许你跟别的女照相,我才是你的女朋友!

        3、甭看了,剩下的都菜瓜,本校校花就在你怀里。

        4、无论生活跟你开什么样的玩笑,我们都要微笑面对!

        5、知道天使为什么会飞吗?因为她把自己看的很轻。

        6、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7、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不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8、作为你过期的女友,我也就配喝这过期的可乐。毒死我算了。

        9、我希望我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实的。假如没法说,那就保持沉默吧。

        10、别往我这性感的美腿上看,回头口水掉我伤口上了,化脓了我跟你没完啊。

        11、昨天的压力不能堆到今天,那我们今天还要去面对,乐观的面对。

        12、我已经忘了,我连冰淇淋是什么口味儿我都忘了,我再也没吃过冰淇淋。

        13、妈妈问我有男朋友了么,我说没有,妈妈说这个可以有,我说这个真没有。

        14、少女变大嫂,早恋变单身了,文秘变老总,一失足成行古恨。还我青春!

        15、你好傻啊,你一点也不理解我,我刚才说的一切,所有的一切,那才是我幸福。

        16、成长其实是一件挺残酷的事情,总是要在混乱中逐渐找到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

        17、我要把你贴得满世界都是,这是第一贴。早知道就让他们在大头贴下面加一行字:两个分手的人。

        18、我是迎着太阳走的高傲的向阳花,不够成熟不会低头,可以被阳光晒黑、拒绝被黑夜染黑!

        19、恶梦中醒来,梦里欺骗和背叛无处不在。起来看看江水,告诉自己新的一天会有新的开始。

        20、我要做个思想上的女流氓,生活上的好姑娘,外形上的柔情少女,心理上的变形金刚。

        21、要爱上一个人带给你的心动,而不要爱他对你做的行动!青春将逝,我们都要忠于自己。

        22、正常规律是年轻时偶一点!年老时实一点!如果年轻时先实了,年老的时候我坚信无论如何也偶不起来了。

        23、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会被磨圆一点,但再圆,我也是那鹅卵石里最尖的那个。

        24、我想唱。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就有个心愿,就是只为你一个人唱歌。左边,我就唱左边。

        25、我就等你,就等你,你没结婚我等你,你结了婚,我还等,我现在等你,我以后等你,我永远等你,我等你,我等你,我等死你。

        26、很多东西当你拥有之后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不是它,每个人都会走错路,但要是不走错路,你永远不知道这是错的。

        27、记住,在这个世界上,男人女人各有分工,男人主要用来对女人使坏,女人主要用来对男人好,以前我对这种混蛋分工特不满意。可是现在,我认命了。

        28、一想到你,心就会砰砰地跳,根本控制不住,你要是没离开我吧,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能这么想你,你又是第一个离开我的人。你为什么会离开我呢?

        29、那是我以前最幸福的地儿了,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去过肯德基,就美国的我也没去过,我恨全世界的肯德基。其实我是害怕全世界的肯德基,因为那是我的伤心地儿。

        30、我老想,脑袋自个儿就会转,一想到你,心就会砰砰地跳,根本控制不住,你要是没离开我吧,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能这么想你,你又是第一个离开我的人。你为什么会离开我呢?

        31、如果你还在这个世界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什么样,对我都有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你不在了,无论这个世界有多么好,他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像是一个孤魂野鬼。

        32、我想窗外风景稍纵即逝再美也不属于我,别错过能陪我一起看风景的人就行。我要努力成为你的骄傲你心里最美的风景,哪怕此刻你无法在我身边,你也会为我微笑着迎接新一天的挑战赛。

        33、我不是神,不是传奇,我只是我。我不可能把所有角色都演好,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够真诚。都说众口难调,能有一大部分人喜欢你,就够了。你又不是钱,不能让所有人喜欢你。就算是钱,人们对它也是有爱有恨啊!

        34、以前别人把我和跟我八竿子打不到的人放在一起,我会很生气。现在,只要别太离谱,也就接受了。就当别人帮你吧!何况,什么新闻,也就是新鲜三天,过了就过了。更何况,这样做对某些人是有好处的吧!就当我扶贫了。

于丹论语心得怎么写

       丹读《论语》的心得主要是七个方面: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前五个方面是老生常谈了,没有新意。对于《论语》并没有通读过,所以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以前到是了解不多。

        所谓理想之道,是指“士”之理想。何为士,文中讲了三个标准:一、“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二、“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三、“言必信,行必果。”可见,与“君子”差不多,君子更多谈内在,而士更多指外在。所列标准诸项,相互间互有关及,我觉得并没有分开论述之必要。而士之所谓“君子不器”,不以职业素质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而是以修身为起点的,从最近的、从内心的完善做起。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会这样谈及理想,我认为是很少人会这样理解的。《论语》所言,没有现实意义,故不妄论之。

       在人生之道上,《论语》所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当是比较恰当的概括了人的一生的轨迹。

       所谓“立”,首先是内在的立,其次是在社会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立”并不是指以社会价值来衡量立与否,而是内心对于超脱社会因素而确定的一种价值观的坚定和信心,这是立的核心所在。我认为这个解释是对于立的提升,实际中,我们更多的把三十而立确立为事业的单一理解,其实,人的价值观的树立以及人的社会角色的确立,是其关键。有人会觉得,三十的年龄才确立价值观是否有点晚的意思,其实不然,文中提到了黑格尔的“正反和”三段论,讲人在接受教育的时候,都是接受的良好道德素养的培养,此时我们接受的是正的教育,但在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后,会发现,社会的现实、社会的黑暗与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往往是相反,此时我们面对的是反的社会教育,每个人在此时都会发生价值观的变化,而会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因此说,三十而立,立在这个层面的意义也是值得我们体会的。

       所以“不惑”,文中解释为中庸之道,以中庸的思想去思考,行事,能摆脱于社会因素的不利影响。我想,中庸之道确实是比三十而立时更高了一个境界,使我们在作为社会角色的一员中,如何处于社会的坐标中,能够顺利的完成我们内心要完成的事情,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能力。

       知天命,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理解,认为万物自有天定,命中自有数。《论语》主观上是屏弃这种消极思想的。如果说中庸之道是一种行为处事方式,是对外的一种能力,那么所谓“知天命”则是指对内的内心的一种定力,可以不为外物所动,不为物喜,不为己悲。此时似乎懂得了万物归一的哲学概念。作为个人,能够淡定泰然的面对事物,处理事物。

       “耳顺”则是比知天命又上了一个境界,知天命更多的是指对于自己的环境与事物的理解与态度,而耳顺则在此基础上,不只是面对自己,还能够面对旁人,面对旁物,理解旁人,理解旁物。“耳顺”,顾名思义,即能倾听。懂得倾听别人,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而理解,从而包容对方,包容别物。这实为一种和谐境界了。

       以作者读《论语》的七种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论语》,从中学习孔夫子的圣人之道,修身养性,修炼人生,达到人生的一种立世、为世之境界。然而若论《论语》的现实意义,在现在这个社会中,《论语》的实际意义更多的是在对自身修养的帮助层面上,而并不适宜作为一部处世哲学。

       《论语》本是个好东西,但很可惜,在这样一个缺失“《论语》”的时代,以《论语》之学是很难以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我更把它看作是一个阶层人士的卫道之书。他们宣传推广《论语》,是让受众去言、去行,而并不是他们。简言之:话是说给别人听的,事是让别人去做的,如此而已。不谈《论语》,以一句俗语为例:“吃亏是福”。我觉得这样一句话,在这样一个社会当中,只能让吃亏者更加的吃亏,而所谓福就如同是佛,你心中有,便自己感受去,你心中没有,我得说你还没吃够亏。这好象就是一个圈套,用思想来统治你,这是最可怕的了。因此上说,你可以以《论语》来要求自己,但不能以《论语》来看待别人、看待世界。

       因此,《论语》的现实意义,更多的是在对自身修养的帮助方面,《论语》就像一部心理学书籍,指导我们怎样面对自己、面对事物。比如《论语》提倡“坦荡荡”的胸怀,以达到一种心境的修养,使我们能够处变不惊的面对复杂的局面和对待生活的缺憾,让我们能理性的分析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论语》讲的是什么之道?圣人之道。因而,以《论语》为之,只能成为圣人,而难以成为政治家,也难以成为企业家。我自觉成不了圣人,我相信除了孔夫子,别的人也都成不了,故读《论语》,更多的实际意义,则是取其有益之用之,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实《论语》本没有“糟粕”,说的人多了,便有了“糟粕”,而所谓“糟粕”,则各自理解去了,相信没有任何两个人是理解一样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最佳答案 真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最简单的

       最大的政治是信仰,兵力、粮食、信仰三项重要的事情

       最快乐的方法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恒心与定力------心理的依据与底线

       过犹不及

       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把握尺度

       你跟你的领导关系过于密集,离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与你的朋友关系过于密集,就离你们俩疏远程度就不远了,多少次磨合后找到最合适、最恰如其分的距离,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群体的温暖,好朋友也有度,因为没有任何人能给他人一个未来。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处世之道首要任务就是把握好一个度,否则“过犹不及”。为人处世更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言谈举止要适度。

       要少说多做,慎言,慎于言,这也是一个分寸。因为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了许多抱怨;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小心翼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多思、多想、多看、多见,落实到语言层面和行为层面就是要三思而后行,让自己的心少一点后悔。要多闻、多见、慎言、慎行,“言寡尤,行寡悔. 禄在其中矣。”一个人如果说话时少了一些指责、抱怨,行为中少一些后悔的经验,成功也就在其中了。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曾经粗略地读过《论语》,但总是懵懵懂懂,不胜其意,而今听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看了她对《论语》的解读,使我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即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我们现代人太需要心灵快乐的生活了。于丹教授在这个时侯给我们解读《论语》,无疑是给我们这些在尘世忙碌奔波的人们送来的一碗碗心灵鸡汤。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标榜说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于丹教授对现代人说半部《论语》可修身养性。

       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用最朴素语言,讲述了两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们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应该自重的。

       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而真正和谐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让世界充满爱,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人人都想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内心的太少。

       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

       社会竞争越激烈,越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

       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孔子的《论语》穿越沧桑,传递到了今天,让我们现代人仍然得到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现代人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

       在电视上看百家讲坛,看于丹讲论语更是偶然,看过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这个美女教授讲得太有水平了。正好校长给我们每位老师发了一本于丹《论语》心得作为新年礼物,作为一校之长,赵校长太了解我们的需要了,拿到这本书,便顿时觉得爱不释手。

       假期中,有闲暇时便捧起书来读,读后有一下几点体会:

       一、于丹把《论语》变成了大家都能看得懂的书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但是能有多少人真正地读过它,知道它的大多数典故呢?我们都知道,中国台湾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注意古代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意义,许多的小学生从小就读《论语》,而国内情况就不容乐观。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专科毕业,对于《论语》也是知只甚少,想学也无从学起。于是在我的心中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读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便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好象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象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成功地让我们普通人对《论语》都能有一种感知的认识。

       二,小故事反映大道理,体现永恒的真理。

       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用最朴素语言,讲述了两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们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例如: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告诉我们内心的从容缓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一个抑郁症患者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去看看本城最著名的戏剧演员的演出,忘怀得失,那个患者满面流泪地说,我就是那个戏剧演员。质疑我们在角色之外,还留有多大的空间,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这样的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凝神静气地阅读,心领神会地颔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都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的,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也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社会竞争激烈,越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三、“让我们重新审视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重塑自己的人生观。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我们对圣贤与经典的概念也变地逐渐模糊,如何为人处世、以何种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似乎都已变的摸棱两可。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全部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下子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演变而出的是一种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论语》里面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读于丹说论语,让人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能纠缠在其中,使自己不能自拔,常言道“知足者常乐”,知足的女人是最幸福的,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做个最幸福的女人呢?

       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有感

        《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今天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于丹教授的《百家讲坛》,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面,为大家讲述她解读《论语》的心得,教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给我们的生命之旅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看了于丹教授分析《论语--处世之道》,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于丹教授讲任何事情都是有尺度的。我们做事情也要讲究分寸,做到什么程度要需要分析明白。我们做的什么事情不一定分好坏,是分时间的,什么时候做对,做不对,应该分为不同的场合。可能同是一件事情这个时候做就不应该,换个时间做就对了。她讲“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耿直和磊落的原则面对一切。在伟大的宇宙空间,人生仅仅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笑又微笑的波浪。所以说人生有限,我们要把握有限的情感。

        我们人应该随时避免心灵资源的浪费。人不能被自己欺骗了,如果自己都要去欺骗自己的话,那还能相信谁了呢?人的行为要有分寸。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适度。做事情也不用过于密集。于丹教授讲了“豪猪的哲学”,彼此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与领导、朋友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当然,这并不是疏远朋友,当朋友有需要的时候,一定是能帮上忙的一定帮。交友原则第一,要自尊。自尊就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悦纳自己。我们说交结朋友要尊重朋友,不尊重人是不可能结为朋友的,朋友需要互相尊重。但是,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第二,要自律。自律就是善于约束、控制自己,该说的该做的大胆去说去做,不该说不该做的坚决不说不做。现在同学之间,将来人际之间的交往既是相互的,又是平等的,不能单凭一方的主观愿望行事。第三,要大度。大度就是宽容,落落大方,不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能容人。交朋友是需要付出的,付出提真诚的情感,而宽容大度正是这一情感的核心。

        感触最深的还有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君子之道》中的“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于丹教授解释说:君子心里面时刻装着法律法规,说话做事都合乎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而小人则无视这些,心里老是想着占点小便宜,捞点小实惠。

        细细想来,颇耐人寻味。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遵纪守法,礼让谦和,虚怀若谷,与人为善的人应当是君子;那些违法乱纪,横行霸道,不讲公德,鸡肠小肚,阴险奸诈的人应当是小人。在工作单位上,那些遵守纪律,遵守规章制度,团结同志,关心他人的人应当是君子;那些无视纪律规章,自私自利的人应当是小人。

        然而,纵观历史,横览当今,君子和小人是很难分清的。芸芸众生,攘攘生灵,模样都差不多,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所谓的君子细察其言行,偶尔也现“小人”之迹;所谓的小人观其言行,时常也有“君子”之举。这又应验了我们的“辩证法”,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都是相互转化,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

        我认为《论语》中的所谓的“君子”和“小人”是一个纯概念化的名词,所说的君子是一个理想中的完人,是我们推崇的道德规范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样,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小人言行是做人的反面教材,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中努力摒弃的糟粕。

        于丹教授的精辟讲解和深刻的体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等等,这样,会使我们自己变得完美、强大,才会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会享受生活的美满与幸福。以后一定要再细细品味几遍,相信一遍会有一遍的收获! 回答者: 李攀123456 | 一级 | 2011-2-10 18:16 | 检举

        不用写的太多,原创嘛,我也不太知道,不过我对这家伙很感兴趣呢,你可以到别的地方查,呵~我这里不用你查了,你这么辛苦,我也学学蜜蜂了,一定要看到,可以不采纳,因为我的嘴有点频,吼吼~~在下面,你可一定要写好啊!!

        首先,她的书中关于人文关怀方面的内容比较多,但这也是论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精神,也正是现代人严重缺失的东西,如果写论语心得写不出来这样的感觉,那倒是很奇怪了。而并不能因为于丹是女人而认为她是完全靠感人来吸引眼球的,这是本质差别,况且于丹也不能算是“美女作家”。我认为,书中有两个缺点,一是她把孔子放在了圣人的位置确实有待商榷,毕竟孔子他自己肯定不是完人,这在历史上也有记载;二是她的语言,很感性,比如“温暖”“圣人”这类的词出现的比较多,因此看得出来她对孔子的敬爱有加。

       其次,对于论语的现代化解读,特别是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读,有利于大众对论语及儒家思想的重拾。用一个时髦的意思来说,儒家文化特别是论语中所阐述的这些道理,正是目前如火如荼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教材,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并不是只有学院派的教授和博导们才有资格谈论的东西。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它已经不单单是几个学者或是几部著作组成的文学而已。论语也不单单是一本仅用来顶礼膜拜的著作,它的言简意赅却深入人心的那些个道理才是其精髓所在,难道说它被有些所谓的儒学学者研究着,就不能被小学生们从教科书上学到、背诵么?就不能从没多少文化的老太嘴里说出来么?于丹的书和她的讲座,用现代的眼光解读论语,虽然属于流行的快餐文化,却让人们能够停下忙乱的脚步去审视心灵,这不是现代人最稀缺最急需的么?

读于丹《论语》感悟之四 诚信之道有感 1000 字左右 快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1

        古代就有“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可见《论语》这本书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论语》这部书,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而且大家对这本书都知道那么几句,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过的,当然这只是《论语》书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学过,可以说全中国人都有一样的感觉,那就是像《论语》这样的古书,都很难看懂,所以也很少有人看。

        某一天,一个人逛书店,看见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就翻开来看了下,在我个人理解中,《论语》对它很熟悉,可是从来没有看完过,没想到看了第一章,发现还有人把《论语》讲解的这么简单易懂,并且非常有哲理,让我一下子有冲动要看完这本书,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看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把难懂的古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解释,并巧妙地把《论语》分为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让你从中感受到人生之哲理,生活之真谛。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把难懂的古文,用现代的语言很好的表示出来,并且让人看了很容易记住,很好的把古代的名句和现代的解释结合在一起。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2

        《论语》是传承华夏的五千年精神财富,是凝聚在炎黄子孙心中最为神圣的精神圣殿,读《于丹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代社会中的理性道德。也让我品味了一道丰盛的精神美餐,体味生命的意义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为师,就必须学习,对一个好老师而言要求他能够达到为学、为师、为人的和谐统一的境界。学习要有积累,要博闻强记,要广博。有了厚实的功底,才能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什么样的学习是好的学习?“入乎耳,发乎口”可以再去讲给别人,这是一种学习。还有其他“学习”吗?有!于丹老师说,关于“学习”一词,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标准说得好: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孔子早在20xx多年前就提出简单标准,“学以致用”。经过学习导致一个人重塑整个价值体系,行为方式变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这才是一个好的学习。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可学的东西太多了,应当按照孔子所说的那种为己之学,学以致用,才能在学习中汲取必要的营养,推动自己的事业。通过学习于丹的《论语心得》,可以体会到一做好人生的加减法。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3

        昨天读了一本好书《于丹〈论语〉心得》,起初只是随手翻翻,没想到一拿起来居然就放不下了。

        文字其实不多,中华书局为此在版面和装帧上颇下了一番功夫,我花了个把小时把书读了一半,但最后还是忍不住买了下来。因为读好书不应该囫囵吞枣,即便吞下,也该像骆驼反刍那样细细咀嚼,而我因为最近的烦恼,正好需要这样静心的良药。

        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常会思考人、人性和生活的意义这类问题,读了不少老外的东西,反过来发现其实很多让某些人“惊羡”、甚至时常用以炫耀自己的学问的所谓“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提出的思想何其相似。

        例如,培根的“人的行为准则是,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和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根本上讲,是一个道理。弗洛伊德提出人有“生的本能”(建设性本能)和“死的本能”(破坏性本能),人之所以生而不死,是两种力量的对抗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短时间内,生的力量占优势,然而长远的,死亡终将来临。这是否和中国传统的太极两仪如出一辙?

        读这本书,的确会产生很多共鸣,如于丹所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一起感受两千年前孔子的温暖,这样的想法,真好。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4

        假期,儿子在翻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很专注,很专心,我不假思索就好奇地问:“能明白吗?”虽然儿子今年就要上高中,但在我的印象中《论语》都好像是文言文,不好懂。我一说出口,儿子就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说“老妈呀,这是《于丹的论语心得》呀!好懂,不信你看。”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于丹对《论语》的诠释。

        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剖析并展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于丹教授是这样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我最欣赏的,也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说明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怎样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建议大家不妨抽空看看这本书。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5

        手中的《于丹的《论语》心得》勿勿看完了,合上书,再看看本上摘抄的合乎自己心境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想想以前自己总觉得《论语》有点高深,或是有点枯燥。读过这本书后,我也认为《论语》确如于丹老师所讲,不是高不可及的,而是用一种简单的道理,传授给我们生活的态度和智慧。《论语》中的句子,经于丹老师讲解,更加易懂而适用了。有些是点悟了思想中的困惑;有些激励了自己求学的动力;有些则告诉我们要如何提高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真谛,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关于学习,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于丹老师也告诉我们,真正尊崇学问的.人,学习是为了人类的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了到老。由此我也想到了尹建莉老师教育书籍中写到的,关于学习古诗应有的态度。她说让孩子背诵古诗,不是让她在人前炫耀,而是让她能体会诗中的韵味,诗中的美好意境。这段时间,我和女儿正在一起学习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虽然我没让女儿在人前炫耀,可有时我也会看看自己背了多少首诗,我想我不该去究其量,而应该求其质。

        书中更多讲叙的是关于提高自身修养,生活的智慧,每一处于丹老师都有很精彩的见解。我想要再次的阅读,去体会那其中的智慧。也因于丹老师的讲叙,让我也想去学习《论语》,学习其中的智慧,这些会让增加我的学习动力,也会让我的思想有新的认识。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6

        读于丹论语,让人领略到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德行,读后确有感触。

        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第一个态度是,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现在的英语教学结果应该说对我校的英语教师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缺憾,每一名英语老师都在尽力,都很认真负责,但一次次的考试有些同学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总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可以说在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要有一段时间心情是很郁闷的。读完这一部分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缺憾是我们必须面对,也许还要有很长时间需要面对的,我们要从抱怨学生的懒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等中跳出来,因为这样做,除了给自己添堵外,我们得不到一点好处。反之,我们要积极思考,班级有好学生,说明我们的教学不是完全失败的,至少在求精,求尖方面我们做到了,我们需要反思或者在以后加强的是如何找到并实施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困生的各项能力,将缺憾降低到最小化,直至消失。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7

        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最早风靡一时的时候,我便想拜读了。可书一买回来,趁着热劲,读了不到一半,便搁置了下来。

        忽一日在电视上看到于丹,又想到了她的书。便又翻出书想静静的品读一下。读书的过程是一种心灵净化的过程。论语向我们展示了中华五前年的传统美德和个人修养的魅力所在。主要以教化人的品质道德为主,里面还掺入了一些佛家的禅论。教人要"仁",即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世间万物和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终须要得以见天日。一个人要行的端,坐的正,做一个正人君子,你也就不会被烦恼所困扰。另外孔子还崇尚修身养性,即把自己隐居起来,与世无争,经常要反省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否坦荡荡,从这也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局限性。把凶残的狼圈起来,就能轻易的改变它的本性,变成善良的羊吗?儒家思想里存在的一些说教的东西过多,而且有些脱离现实,可能是时间上的差异,国情上区别所制,儒家思想精华的部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但不能全盘接收,奉为“守则”,一律照章执行,是不可取的。我们推崇孔子的"仁",即真、善、美,做一个真正的人,对人对事要真,要有付出,用自己的善去打动别人,用自己的个性美赢得别人的尊敬,就像歌词里讲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想说,只要人人都能自正吾身,世界将会是一片光明。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于丹教授,一位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的学者,拜读完《于丹<论语>感悟》之后,真的感觉是受益匪浅,予人以心灵的震撼!她以通俗易懂的白话,将孔子的《论语》细细诠释,使我们能够领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和温暖;她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爱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通篇读毕,我感受最深的是三个方面:人何以立志?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于丹老师解释说: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短短几句话,却含义隽永,发人深省。让“老者安之”,就是要孝敬父母,可是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我们的心中对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吗?如若没有,很难想象一个使“老者不安”的人能够使“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于丹教授在书中指出有句话需要每个人谨记,那就是出自《论语·里仁》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是啊,做父母的大多清楚的记得子女的生日,可是,做子女的又有几个知道父母的生日的呢?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父母高寿,得享天年,本是乐事,可是,随着父母岁数的增长,我们还有多少时间来尽孝呢?同时,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除了自身要努力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之外,还肩负着让学生从小树立这种立志之本的真正内涵的使命,推而论之,现在的学生又有几个人能知道父母的准确生日呢?人何以向学?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于丹老师解释说,一个人要是每天连饭都不吃,连觉都不睡,天天在那冥想,想破了脑袋也没有多大用处,不如好好去学。学是前提,那么又该如何学呢?通过对《学习之道》这一章节的学习,笔者认为,其一,学问须化入内心。学习的目的是不断提升自己,人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哪些东西真正有价值。兴趣是激发学习动力的最根本源泉,作为教师,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首先就要想方设法去活跃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把学问化入内心,得到真正的提高。其二,要善于向不同的人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虚心好学,从做的好的人身上学习优点,从做的不好的人的身上汲取教训,以免犯同样的错误。其三,要因材施教。当子路和冉有分别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两个答案,其原因就在于子路和冉有两个人完全不同的性格。因而,作为教师,我们要更多的观察孩子,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必有其优点,只不过在于我们是否善于发掘并加以培养。其四,要学以致用。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发展。但是,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要善于变通。正如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所说的:“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力;可与力,未可与权”。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做出变通,做到通权达变。人何以诚信?诚信是中国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在整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诚信的论述。孔子曰:“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以来,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诚信也是品评人物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过程尚未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法制与伦理,尚未完全“配套”,许多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追逐最大限度利润,采取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行赂受贿,乃至违法乱纪、谋财害命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将诚信作为一种最廉价的成本弃之不顾,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例如,近的有牛奶“三聚氰氨”事件,远的有“苏丹红”事件等等,都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其生产者见利忘义,背弃了诚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品质。那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诚信,那么,终归会有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的人与我们一起走下去,共同建设诚信美好和谐的社会。而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把诚信的这种品质、信念身体力行的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诚信为先的理念,一辈子做个有诚信、有品性的人。

《论语心得》读后感1000字,学生作文

        学习是人不断进步的前提。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而学习心得是学习某方面的知识后所有的感悟。以下为心得体会栏目我为您精心推荐。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感想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早有听说,在电视上的百家讲坛上也听过一二,中国大学网范文之心得体会:《于丹论语心得》读书心得。还听说有许多研究古代文学的人,诸如?十博士?指责于丹对《论语》讲解多有缺失,劝其立即?下课?。

        今年暑假,我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之后,发现还是有很多东西是值得学习的。虽然是于丹自己对《论语》的解读,是于丹自己对《论语》的现代化的理解,可是跟随她的思路,跟随她的足迹,我们可以对这本两千多年流传下来的书籍重新产生兴趣,重新捡起它,审视它。用自己的观念来解读它,将古老的真理化为为我所用的心得。

        作为教师,我的体会是?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于丹《论语心得》中列举了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我感触很深。如:?处世之道?中讲到的寓言故事:一个孩子十分爱发脾气,于是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一天下来,孩子看见他敲了许多钉子,心里很不好意思,父亲便让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就拔一颗钉子,当钉子拔完时,孩子高兴极了,因为他学会了克制,可是父亲却告诉他虽然钉子拔了,但却会留下一个个不能消除的洞。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一定要先往远想,这样避免对别人的伤害,也减少自己将来的悔恨,心得体会《《于丹论语心得》读书心得》

        作为教师的我们,与学生的接触较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该少些指责和抱怨,给学生多些鼓励和赞扬,只有这样,你才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较好的印象,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才能正常的开展。要知道,虽然你能够拔掉钉子,但是却会留下一个个不能消除的洞。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于丹在?处世之道? 中引用了一位英国心理学女博士的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让我联想到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其实也是一种?父母?的爱,一种以分离为目的的爱。在现在社会大背景下,教师的爱已经有了许多的变味。师生之间的那种适度,往往非常难把握,有人说教育事业是一个服务行业,教师是服务学生的,学生是上帝等等,这一直是捆扰我的问题。也许是我的理解有些偏颇,或是肤浅。于丹老师的解说,无疑给了我一些答案。

        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所以,我觉得我们对待学生,也应该有个适度。我们教育学生、传授知识,最终是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成人。 ?天地之道?。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

我精心推荐

观于丹《论语》心得知 人生之道有感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华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体,以平和敦厚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不管多少岁月的风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变迁,都没有改变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两千年的农耕文明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都坚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我喜爱伺茶,每每在茶的面前,我会感到一切都变得平和美好。品味人生,忧患生命是茶道与儒家的共同主题。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烟一塌拥书眠”,道心文趣兼备。过去儒士不能一日无茶,其文也不能不常以茶为喻,我感悟到,这种闲适人生就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吧!于丹教授理解《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并以此来影响着他的弟子。”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我理解为:平和。

       茶是个和气的性子,与谁都合得来。柴门也进得,侯门也进得,不卑不亢,不做宠物状。所以,和柴米油盐酱醋过日子的时候,也能与琴棋书画诗酒共发雅性,且在那个浪漫天地里,还担任着缺一不可的角色。只是就像一个艺术天赋极高的人一样,绚烂之后归于平淡,自己不评说,只待旁人去品味罢了。在儒家的眼中,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倒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平和下来,会使人“怡”,“怡”者,正是和悦,愉快之意。在茶道讲求的要让身心“怡”的过程中,就又与《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教授语)不谋而合了。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阿娇,用我的吧~~~~

       于丹人生之道观后感

       我相信大家对《论语十则》并不陌生吧。记得初中第一次背论语时是什么样的情景,说来真的有点可笑,那时对“之乎者也”真是敬而远之,可以说我们见论语如见班主任。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论语才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有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很久不见的朋友重聚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值得我们高呼“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于是,我们跟着孔老夫子进入“学思结合”的书山畅游。当我们满以为自己学识渊博、自以为是时,孔老夫子的另一句脍炙人口话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把我们拉回现实中的肤浅的自我。论语教会我们人生的道理,同样论语又教会我们为人处世。我看武侠小说时经常被一些以德报怨的大侠所感动所折服,然而孔老夫子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问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一语中的。在他论语中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多么引人深思的话语啊!

       今天我进一步接触了论语,聆听了于丹教授给我们演讲的《论语心得》,更加拉近了我与论语的距离。虽说认识浅薄,却不羞浅谈自己的一些感想,我不敢说是一种想法或者观点,因为我对论语也不是很深入的了解。

       孔老夫子的人生之道是怎么一回事呢?孔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句话就深刻地概括了人生七十载的各个阶段应达到目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境界。那么“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呢?“四十而不惑”,怎么做到不惑呢?“五十而知天命”,何谓天命?又怎么做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这种人生的坐标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其实人生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有社会年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

       人生短暂,何以做到真正有效率地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领悟到四十岁的境界或者更高呢?于丹教授说得好:“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的这一段生命篆刻成什么模样,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名,每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一种理想,但是一切从社会化进程开始,从一个自然人,转化成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五治于学”这可以说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他给自己学生的一种要求。孔子自己经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没有人是生来就了解很多事情的,我不过是对古人所有经历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且我能够孜孜以求,一直认真学习而已。所以孔夫子说像我这样的人呢,像我这样有仁义之心的并不缺少,但是像我这样好学习的人很少见。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那么怎么才是有效的学习呢?是否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就学有所成吗?孔子很注重“学以致用”。其实我们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十五上学,比五岁早就开始学习了,但是都学了什么呢?有很多孩子能背圆周率,能背很多很多位,有很多孩子在客人面前能背长长的古诗,但是背圆周率对他的这一生真的就有用吗?今天的上学还有多少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为己之学能够学以致用,所以在一个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的是悲哀是信息的“过犹不及”,《论语》其实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有它的度,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复制成一个电脑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溶入自己的生命。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呢?所谓“三十而立”,于丹教授的理解是:“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一种心灵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一种自信和一种坚定。”中国很多文人做的事情是不求功利目的的,柳宗元的诗说的好,叫作“独钓寒江雪”,我们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冬季,我们视野中的那个孤独的蓑立翁,他钓的是什么呢?没有人在冬天能够钓上鱼来,但是他是为了钓雪而去。这就是魏晋人所说,你去访朋问友,可以一夜跨越膳溪,翻山越水到了朋友的门前不敲门就返回了。为什么?我想念这个朋友,我乘兴而来,我到了,尽兴而返。也就是说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这大概是一种立的标准,也就是自己认可了,我一生所为有什么样的准则。

       怎样能到四十而不惑呢?这就是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要学会舍去。其实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都想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当最后这个家摆得像胡同一样时,发现没有地方放自己了,这就被东西奴役了。要学会做减法,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了,甚至不想挣的钱你可以不受那个委屈了,当敢于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

       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面对很多世界给你的不公正啊、打击啊、缺憾啊、不再孜孜以求追问为什么不公平,而是在这样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指的是什么?是人们常说命运、命运,命中有时终需有,命中无时莫强求。难道孔子认为到了五十岁就应该听天由命吗?

       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其实“不怨天、不尤人”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话,就这样区区六个字容易吗?一个人如果做到这样的话,那就是硬生生的把很多你可以宣泄出去的抱怨、苛责都压在了自己的心里,如果你不再向他人推卸责任的时候,就意味着给自己少了很多开脱的理由,那么孔子说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呢?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读,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社会上跟对别人的要求、对别人的苛责都要重要的多。知命就是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建立了一个自循环的系统,他内心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对抗外界,这就是知命。所以五十才能够知天命,也就是到这个时候,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了”,达到孔子的这种境界,这是一种内心的定力。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再听什么样的话,听人家说什么都觉得人家有道理,这一定是对自己的天命了解了,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做到最大地尊重他人。什么是“耳顺”呢?就是对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会觉得有他存在的道理;听任何一种话,你都会站在他的出发起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其实“耳顺”的境界,用中国文化的一个词表述就是一种悲天悯人,就是一种悲悯之心,也就是说真正可以了解和理解所有人的出发点与利益,这是一种包容,这是一种体会。也就是说当你见到那么多人的时候,每个人以他的生活呈现出现的时候,我们是有理由惊讶的,但是如果你的这个体系能够体谅到他的体系,如果你知道他带着怎么样的生活历程走到今天,也许就会多了一番谅解。孔子为什么面对那么多学生都能因材施教呢?其实这是一种高度。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所有的规矩大道已经变为你的生命的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可以说是每一个生命个体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样的一个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佛像与台阶的故事就是这么一个有代表性的愚言了。佛像与台阶本是出之相同的花岗岩,为何佛像受人膜拜而台阶却遭受人践踏呢?道理很简单,佛像是历经千刀万剐而成的,台阶只是简单的四刀。

       人生是漫长的,也是遥远的。能让人都敬佩你,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得到了快乐,换取了别人的伤心。

       有人走的很直,只做自己想干的事,从来不瞻前顾后的,可那些做坏事的人,经常是一个孝子。虽说他是坏人,可做到了。很直爽,敢做敢为。不愧为男子汉,虽然不是很富裕,不过总能安心。现在的社会教会了人,让老实人也变的聪明了。

       不管自己的生活是否安逸,总把自己放在前面。谁能替别人想一下呢?

       人生之道的确有很多的无奈,人性都是很天真的,是后天的影响,把许多人染成不同的颜色。有了好坏之分,道理都懂,可能做到的能有几个人呢?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于丹论语心得文字版”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