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字数作文 字数作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zmhk 2024-06-03 人已围观

简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下面,我将以我的观点和见解来回答大家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下面,我将以我的观点和见解来回答大家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的话题。

1.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

2.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方案5篇

3.小学数学优质教学教案设计

4.小学数学教案《认识角》教学设计

5.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版

6.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

        #二年级# 导语研究证明,小学时期是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的起步时期,这时候会更容易接受信息输入,所以,英语语言学习在这一阶段是很好的发展时期,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当然,学不进去是多方面的原因。不妨从下面 无 为您准备的资料里面去寻找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

       篇一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一)、

        图形与变化、

        表内除(二)、

        万以内数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统计、找规律、总复习等。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除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表内除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除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克和千克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重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和变化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广角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单元结束时期末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

        表内除法6%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两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使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计算的熟练。此次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再孤立的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笔算加法中安排了参观博物馆的乘车问题,笔算减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比较问题等。这里的编排顺序是: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万以内的加法笔算,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例1、例2、例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在笔算方法的教学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并结合直观图出示算法。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在例3中,每辆车限乘70人,通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71,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辆车。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是他们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认识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小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图案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更好地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根据上述教育理念和《标准》第一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本册实验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编排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素材。安排了图形与变化、克与千克的认识单元的教学内容。单元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如观察、拼摆、折纸、测量、作图、制作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平移、旋转现象的概念进行感知、体验和理解,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图形、以及对所获图形间关系进行体验和理解等,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感性经验。其次,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例如,在认识重量单位之前,安排了关于用统一的重量单位进行测量必要性的探究;在认识克之前,安排了探索有效的测量黄豆重量的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的特征,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中的成员,对客观世界变化的敏捷反应和对各种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中要培养的估计能力正是上述能力的基础之一。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对于估计能力培养涉及得很少,在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所安排的一些乘、除法估算也只作为选学内容。加强估算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标准》中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估计意识、技能的培养的要求。例如第一学段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本套实验教材把加强估计意识的培养作为改革的要点之一。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

        例如,本册教材在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教材结合实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思想。其次,教材还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例如,在重量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多重、测量某一实物时只要求大约的重量等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在教给学生基本的估算方法后,教材还安排一些应用估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本册实验教材的编排,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如前所述,在教学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归纳推理等活动,得出要用统一的重量单位进行测量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才能彼此进行交流的结论。在学生认识了克、千克之后,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还有比克大的长度单位千克,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测量一袋盐的重量的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应该用比较大的重量单位的想法,从而引出千克。本册实验教材安排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和有多重,都是开放式的对周围事物或操作材料的数学内容进行探究的活动。在这些动手实践的探索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

        四、教学用具:表内除法练习表、万以内数位表、简易天平、学习平移、旋转的操作学具、口算练习表等

        五、课时安排: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nb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图形和变换4课时

        剪一剪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与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7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篇二

       教学内容:

        平均分(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3、通过生动的画面,学具的操作,学生逐步了解了平均分的方法,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情境图、24根小棒、15个方木快。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把6个小圆片分成3份,有几种分法?

        (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指名板演,展示结果。)

        第一种分法:OOOOOO

        第二种分法:OOOOOO

        第三种分法:OOOOOO

        2、上面三种分法中哪一种是平均分?

        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几根?(学生动手操作,互相检查。)

        一、讲授新课

        1、教学例3。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我们来看看这些春游的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2)呈现租船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租几条船”的问题。

        (3)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教师加以强调说明:“每条船限乘4人”,“24人租几条船?”。

        (4)分小组讨论:要租几条船呢?(可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

        (5)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明确“每4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人可以分成6组,就要租6条船。”

        2、课堂练习。课本第15页“做一做”。

        (1)呈现出小动物准备就餐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学生互相说一说图意。

        (2)师:有几个小动物准备就餐呢?一双筷子是几根?现在有多少根筷子?够不够

        分呢?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

        (3)交流结果,提问:12根筷子分成了几双?够分吗?

        二、巩固练习

        练习三第4题。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明确“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和“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让学生独立“圈一圈”。最后交流结果。

        练习三第5题:学生观察画面,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

        练习三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同样多”。)

        四、课堂小结:怎样分是平均分?

        

篇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1分米、1毫米有多长。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知1分米以及1毫米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身穿花衣裳,身体细又长,想要写好字,全靠它帮忙。”猜一猜它是什么?

        生:铅笔。

        师:铅笔是我们学习的伙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铅笔有多长”。

        板书课题《铅笔有多长》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估一估。(1分钟)

        出示一支铅笔。

        师: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估一估这枝铅笔大约有多长?

        请2~3名同学起来说一说。

        (2)量一量(2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要知道铅笔到底多长该怎么办?

        生:用尺子量一量。

        师:请大家将答题卡拿出来,第1题中的铅笔长度与老师手中的

        铅笔长度是一样的,量一量并将问题填写完整。

        师:这支铅笔有多长呢?

        生:这支铅笔的长度是10厘米。

        师:10厘米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

        师:10厘米也可称为1分米。分米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全班齐读。

        师:那我们用用什么符号将1分米与10厘米联系起来呢?

        生:1分米=10厘米。用字母表示是1dm=10cm。

        全班齐读两遍,并板书。

        师:所以刚才这支铅笔的长度可以说是10厘米。还可以怎么说?生:这支铅笔的长度是1分米。

        (3)找一找。(3分钟)请3名同学说一说即可。

        师:你能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也是1分米吗?生1:从1刻度到11刻度

        生2:从5刻度到15刻度。

        ……

        小结:尺子上只要长度是10厘米的就是1分米。

        (4)比一比(2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想办法把这1分米记住了。要请拇指和食指来帮忙了,像这样在尺子上比划出1分米。拿掉尺子,注意保持手指之间的距离不变,跟你的同桌比一比。

        师:好,再用尺子量一量,将这1分米放进我们的脑海。闭上眼睛,记住这个1分米。

        (5)联系生活(2分钟)

        请2~3个同学说一说

        师:拿着这个1分米,想一想,在我们的教室里或者家里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

        生:开关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粉笔盒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6)运用1分米。(3分钟)

        师:在我们小朋友的身上也藏着1分米,找一找。

        生:拇指与食指伸直后长度大约是1分米。

        师:大拇指与食指伸直的这个距离称作:一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年龄的增长,一拃的长度越来越大。比如老师的一拃就比你们

        的一拃大。所以我们应该说是小朋友的一拃长大约是1分米。

        师:那现在就用我们的一拃测量下课桌桌面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生:课桌的长度大约是5分米。

        生交流汇报。

        (7)探究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5分钟)

        教师出示一把米尺,这是一把1米长的尺子,这个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我们也都知道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是吧,那现在咱们来看看这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吧?谁来猜测一下?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这样猜测的?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验证下你们猜得对不对。

        师示范:在贴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注意要对齐,要一个接着一个。

        故意错误示范,让生来订正。

        请两三名同学上黑板进行活动,并让其他学生统计已经贴到几分米了,可以换成几厘米。

        得出结论:1米=10分米。用字母表示是1m=10dm。并板书

        2.认识毫米

        (1)说一说(2分钟)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支铅笔,请你用尺子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是多少?

        生:铅笔的长度大约6厘米。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7厘米。

        师:怎么会这样?那是6厘米准确呢还是7厘米准确呢?

        生:两个都不准确。

        师:其实我们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测量结果不是整理米数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新的单位来帮忙,它就是毫米。毫米是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0刻度到1刻度之间,会发现有很多的小格。

        师:其中的1小格就是1毫米。2格就是?3格呢?

        (2)感知1毫米(2分钟)

        师:同学们知道1毫米有多长吗?让我们一起在尺子上找一找,用手比划出来,感觉如何?

        生:1毫米太小了。

        (3)联系生活(2分钟)

        师:是啊,1毫米实在太小了,像老师手上这个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再想一想,我们生活中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生: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请大家拿出1角的硬币,再次感受下1毫米。将1毫米也放进脑海。

        (4)厘米与毫米的关系(2分钟)

        师:同学们拿出尺子看一看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让生说一说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数一数。

        全班一起数一数,得出结论,1厘米=10毫米,用字母表示是1cm=10mm。

        (4)正确读出铅笔的长度。(2分钟)

        师:那学习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后,你能正确读出铅笔的长度了嘛?

        生:铅笔的长度是6厘米4毫米。

        小结:有了毫米的帮忙,我们的测量结果就更加精确了。

        3.排一排(2分钟)

        今天我们新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加上之前学的米和厘米一共有4个长度单位,谁来帮它们排排队呢?

        从大到小:米、分米、厘米、毫米

        从小到大:毫米、厘米、分米、米。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知识,就要懂得运用到生活中,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1.单位换算

        7米=()分米

        3厘米=()毫米

        90分米=()米

        60厘米=()分米

        5dm=()cm

        70mm=()cm

        2.请你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3()

        旗杆的高度大约是8()

        一本新华字典厚度约6()

        橡皮擦的厚度大约11()

        师: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3()

        生: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3分米。

        师:为什么不填其他的单位呢?

        生:3米太大了,3厘米太小了,3毫米更不可能。

        师:对了,所以填对单位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填错了,会被笑话的。

        其他题目直接让孩子说一说该填什么单位。

        3.把不合理的地方改过来。

        出示一段话,教材35页中一段淘气的日记: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脸,用70米长的毛巾把脸擦干,吃过早饭去上学,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0毫米远,来到学校,我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7厘米厚的语文书,准备开始上语文课。

        ①由老师读一读,在错误的地方故作惊讶,让学生发现问题。②同桌讨论一下,哪里有问题,又该怎么改呢?

        ③请同学指出错误之处,大家一起判断改得对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学会了量小物体的长度及单位间的换算。

        五、板书设计

        分米(dm)毫米(mm)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米=10分米1m=10dm

        1厘米=10毫米1cm=10mm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方案5篇

       参考回答: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

       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

       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

       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

       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

       为40°、60°、80°,画出这

       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

       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

       一下。

       举例说明:如老师上课用的三

       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

       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

       小,很显然不全等;再如同是

       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

       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

       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

       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

       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

       P140 2 ( 学生举反例说明)

       3 ( 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1) 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

       (2)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 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30,一条边为3cm

       剪一剪: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

       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总结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z+z平台演示

       z+z平台演示,教师加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

       经过对各种情况得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结论很显然只需学生想像即可,z+z平台辅助直观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举例时,电脑辅助演示让学生感受反例的作用。

       z+z平台播放三角形稳定性及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z+z平台显示题组练习

       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再次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7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 “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小学数学优质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中得到快乐,加强我校数学 文化 建设。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 )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二、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 游泳 。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

        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

        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

        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

        格?( )

        二、分析

        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三

        教学内容:神奇的扑克

        教学内容: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

        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猜你喜欢:

        1.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3. 小学数学课堂小故事

        4. 数学趣味小故事

        5.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3篇

>>>下一页更多精彩?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角》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是怎么样的呢?想了解教师是怎么辛苦设计教案的吗?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一、乘法运算律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资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

       学生对这两种演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

       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二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理解乘法运算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

       2.填空。

       a××=b×××c=a××

       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探索新知

       学习例3。

       出示例3,算一算,议一议。

       61×25×48×9×125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1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2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演算法,你认为哪种演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

       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

       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

       3.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

       4.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四第8题。

       学生观察图中资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

       其余学生判断。

       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

       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算式中资料的特点,并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练习

       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

       根据这两个资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6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二、有理数的加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3.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

       4.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第一天赢利,第二天还赢利,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2.第一天亏本,第二天还是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 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数轴检验你的答案.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1条是: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____.

       这条法则包括两种情况:

       1两个正数相加,显然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3++5=+8;

       2两个负数相加,取_____号,并把______相加.例如-3+-5 = -3+5 = -8.答案"-8"之所以取"-"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8"是由_____的绝对值和______的绝对值相______而得.

       〖练习〗

       1.上午6时的气温是-5℃,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6时下降3℃, 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

       2.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蓝队胜黄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3.第一天向北走-30km,第二天又向北走-40km,两天一共向北走多少km?

       4.仿照-3+-5 = -3+5= -8的格式解答:

       1-10+-30=

       2-100+-200 =

       3-188+-309=

       〖探索2〗

       1.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如果第二天亏本120元呢?

       2.第一天赢利,第二天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前半部分是: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____.

       例如+6+-2 = +6-2 = +4.答案"+4"之所以取"+"号,是因为两个加数+6与-2中__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答案"+4"的绝对值4是由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__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到.

       又例,计算-8++3时,先取______号,这是因为两个加数中,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然后再用较大的绝对值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_____,于是最后得到答案是______.计算的过程可以写成-8++3 = -8-3 = -5.

       〖议一议〗

       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实质就是把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的减法运算.他说的对不对?

       〖练习〗

       1.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黄队胜蓝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右运动-8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3. 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 把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作负数,结果如下:

       -3.5,+1.2,-2.7.

       这3包洗衣粉的重量一共超过标准重量多少?

       4.仿照-8++3 =-8-3 = -5的格式解题:

       1-3++8=

       2-5++4=

       3-100++30=

       4-100++109=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后半部分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

       例如+3+-3 = ______,-108++108 = ______.

       〖例题学习〗

       P21.例1,例2

       P22.练习2按例1格式算.

       〖作业〗

       P29.习题 1, P32.习题 8,9,10

       备选素材

       用一个□表示+1,用一个■表示-1.显然□+■=0,

       1■■+□□□=■+□+■+□+ □=_____.

       这表明-2+3=+3-2=1.

       想一想:答案为什么是正的?为什么转化为减法运算?

       2计算■■■■■+□□□□□=_____.

       3计算■■■■■+□□=■■+□□+ ■■■=______.

       这说明-5++2=-___-___=_______.

       4计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版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数学课的导入一般是通过设置问题开始,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教案《认识角》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角》教学设计

        篇一: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认识角”是国标本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64-66页的内容。本课是第1课时,主要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感悟角是有大小的,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 方法 做出角。

        2、感悟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 活动角、多媒体课件、白纸等。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纸、一个图钉、两张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角

        谈话: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漂亮的三角形娃娃,今天他们要来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大家欢迎吗?(?)瞧!(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一群三角形娃娃边唱边跳走过来的情形。)他们来了。(课件动画:一个三角娃娃得意地跳着舞?甩掉了一条边。)?咦?这个三角形娃娃怎么少了一条边呢?原来调皮的三角形把一条边给弄丢了,出示, 它少了叫它---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角”娃娃,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二、探索新知,认识角

        1、抽象角,认识角。

        (1) 从实物中感知角

        三角形帮我们请来了很多“角”娃娃, “角”娃娃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出示多媒体画面:长方形纸、三角板、钟面、五角星、剪刀)你能找到这些小客人吗?看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 说说 ,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并用手指一指、摸一摸。

        小结: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小朋友真聪明。

        师(惊喜状):这会儿,角娃娃藏到教室里来了,你能在教室里找到它吗?

        生:?

        (2)折角,体会角的特征。

        出示一张白纸。

        师:角跑到老师这张纸上了,你能帮老师找出来吗?

        这张纸还能变出很多角呢,谁会变出一个角来?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纸折一折。

        请学生将纸对折,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师:小朋友,用你折出来的角对着自己的手心或脸,戳一戳,试一试有什么感觉。” (师边说边示范)

        为什么会有痛的感觉呢?(?)对,因为它尖尖的,再摸摸它的两边还戳人吗?有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

        (3)抽象出角,感知角的样子。

        小朋友,角的本领可大了,它不仅能藏在物体的身上,还能从物体身上走下来呢。(学生睁大了眼睛,感到不可信)不信?你瞧!(课件动态演示角从剪刀、三角尺、钟表上移下来的情景)学生发出惊叹声。

        2、演示画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小朋友找到了许多角,老师也找到了一个,并把它画在电脑上了。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课件动画演示“手握铅笔”画角的过程。)

        谁来说说你看到老师刚才是怎么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你能自己画一个角吗?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角。(有意识让学生画开口方向不一样的角。)

        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第64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学生交流后,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练一练,巩固角。

        a.数学王国的图形娃娃听说我们在学习角,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说得对呢?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b.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想想做做”第2题。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

        1.图形王国里两个角在争吵,都说自己大。到底谁大呢?请看屏幕。

        学生争议后,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两个角重叠。(顶点对齐,其中的一条边对齐。) 小结:看来我们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角娃娃看我们学得这么认真,给我们送来了一件礼物,看!(动画演示鸟衔“活动角”的一边不断活动的情景。)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也有一个这样的角,因为它的两边可以活动,所以我们叫它?活动角。

        拿出你们的活动角(老师和学生的活动角两边同样长),谁能上来拉一个和老师同样大的角。

        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和老师比的,是哪和哪重合了?

        哪个同学再过来拉出一个比老师拉的角大一点的角?你能拉出比老师小的角吗? 小结:角有大有小。

        3.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师生比活动角的大小:边一样长的活动角相比,边不一样长的相比。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让学生拉一个和老师一样大的角,提问:如果老师把你的活动角的两边给剪掉一段,你还敢和老师的角比大小吗?

        讨论:你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小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活动角的应用

        你在生活中见过像这种大小会变化的角吗?说给同学听听。

        你知道剪刀、扇子设计成活动角有什么作用吗?

        四、巩固拓展,应用角

        1、拿出两支铅笔摆角

        ⑴摆出1个角⑵摆出2个角⑶摆出4个角

        学生摆,师指导。

        2、数一数有多少个角?

        3.最后“角娃娃”送给我们一把金剪子,让我们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看看还剩几个角?我们动手做一做吧。

        五、 总结 评价,延深角。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得快乐吗?你能用角说一句话吗?

        篇二:二年级认识角的优质课教案

教学内容: P84-85例1及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发现角、知道角、初步认识角

        2.动手画角、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形纸片、三角尺、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人”字形。大家看,这时大雁飞行所形成的图案是什么图形?

        生:角

        导入:对,是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二、新授

        (一)感知角

        1.出示插图:剪刀、钟表、红领巾

        告诉学生:剪刀上有角。学生模仿说除钟表、红领巾上的角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1)请各小组同学拿出用纸做的角,摸摸这里,有什么感觉?(刺人、很尖)对了,也就是说,尖尖的,这里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作顶点。

        (2)再摸摸这里,又有什么感觉?(很光滑,很平)对,也就是直直的,我们也给它们取个名字,叫边。

        相关 文章 :

        1. 数学角的认识教学反思

        2.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

        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4. 听课教师外出心得体会范文

        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随着时间的累积我们需要撰写越来越多的文档,好文章和坏文章的差别其实很明显,范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写作的着手点和切入点,优秀的范文应该怎么进行创作?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版篇1

        内容分析:

        本课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关于温度和海拔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学习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些意义相反的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类、归纳、概括,从数的理性高度更进一步地认识了负数,最后教材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引导学生把对负数的认识和理解应用到生活中,进一步丰富了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

        1、从温度中相反量的表示方法了解正、负数。

        (1)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平时看电视吗?请看屏幕(播放新闻联播片头)

        -88.3+103012.4

        提问:

        ①0为什么不写?

        ②观察这些数和黑板上的正负数相比较,有什么发现

        说明: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和外延有完整的认识,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目的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0除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拓展练习,活化理解。

        1、猜温度。

        (1)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2)月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是(-183)℃

        说明:让学生根据提示(冷了或热了)猜南极和月球表面的最低温度。这样安排充分挖掘习题功能,把静态的读、写转化成动态的生成,在答案步步逼近的过程中发展了数感,同时为以后学习负数的大小比较做了很好的渗透

        2、描述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意义。

        (1)电梯中的负数。(2)存折中的负数。

        (3)人口信息

        A、根据20xx年10月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

        俄罗斯平均每天增加的人数大约-2000人。

        B、根据新华网最新统计的资料显示:

        中国平均每天增加的人数大约40000人。

        关于(3):在理解了这两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之后,提出问题你认为俄罗斯和中国这两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情况,哪个更好一些?进行适当的辨证思想和责任教育。

        说明:利用数学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是发展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途径,上述练习不仅丰富了对负数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学生数学思维和眼光

四、小结揭题,质疑延伸。

        这节课要结束了,回头反思一下,感觉有收获吗?关于负数,你还想

        了解些什么呢?

        说明:成功的教学在课尾时不应是问题的结束,而应是新问题的开始,学生在基本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了更强烈的求知欲!

五、数学文化熏陶。

        放短片:你知道吗?介绍负数的来源

        谈感想,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反思:

        真实、扎实、有效是评判一节好课的标准。对照重难点,我认为本节课做到以下几点:

        1、真实找准基础。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迅速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负数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必要和需求,主动学习从这里开始了。

        2、扎实整合教材。

        我没有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和认识层面,努力挖掘出更多的具有共性背景的素材,并引导观察、讨论、比较、发现,使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形成了超越温度和海拔层面更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3、有效丰富理解。

        练习素材的开阔性、生活性、典型性、趣味性使学生的认识更丰厚,理解更深刻,参与更主动。

        顾老师点评:

        陶老师的这个案例在设计和教学时主要体现出了以下两个特色:

        1、挖掘了课程资源。

        老师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把教材的例1和例2只当作一种直观形象的背景,在清晰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描述之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并及时引导补充和拓展,在众多的具有共性的材料列举之后,最后学生发现总结:生活中还有很多意义相反的数量,而且他们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至此,学生对于正、负数的认识形成了超越了温度和海拔层面的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2、活化了教学内容。

        教材编排的习题,主要想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训练学生读、写负数的能力。教师在使用练习时,充分挖掘出普通习题的教学价值,十分巧妙地将静态的文本活化为课堂上极具吸引力的数学活动资源。对于南极和月球表面的温度采取让学生根据提示猜数的活动,集游戏性、知识性和参与性为一体,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同时为以后学习负数的大小比较作了很好的渗透,达到了知识、情感、意境的完美结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版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位数和众数。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平均数基础上来学习的。通过挖掘生活中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求中位数和众数并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统计能力,并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乐于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来获取新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会求中位数与众数,并能根据具体问题解释其实际意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能力。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培养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会求中位数和众数,能结合情境理解其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教学设想:

        首先创设小明找工作时遇到问题的情境,通过对平均数的分析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出寻找中位数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分析、比较,学会确定中位数和众数。

        通过调查学生的体重、年龄、鞋号,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中位数和众数意义的理解,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1.师:老师想了解你们长大以后都想做什么呢?

        生:军人。

        师:多远大的志向啊!共和国的卫士。

        生:教师。

        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了实现你们的理想,一定要从小做起加倍努力呀!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刚刚大学毕业,在找工作时你应该关注什么?

        生:关注公司的实力。

        生:关注公司的工作环境。

        生:我比较关注我的工资是多少?

        师:是啊,工资的确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条件,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要考虑这个问题。我的一位好朋友张明在求职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师出示课件,指名读招聘启事。

        师:从招聘启事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这家公司要招聘员工。

        生:我还知道这家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是2000元。

        师:对啊,平均工资2000元,小明一看比较符合他的要求,于是就兴冲冲地来到了招聘处,经理对他进行了全面考核后对他说:根据你应聘的岗位我们给你的工资是1400元。(出示课件。)

        师:如果你是小明,听到这个消息你会怎么想?

        生:招聘启事上不是说平均工资是2000元吗?为什么给我的工资却是1400元?

        生:这是一家骗人的公司,明明是2000元的基本工资,为什么只给我这些呢?

        师:小明也有这些疑问,经理自然也有他的道理,这时他拿出该公司员工月工资表。

        师:大家认真观察这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生:大多数员工的工资都在2000元以下。

        生:我发现老板没有骗人,因为这些员工的工资有高有低,平均工资的确是2000元。

        师:老板没有骗人,可是大多数员工的工资又都在2000元以下?那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生:因为两个经理的工资特别高,所以使得员工的工资比平均工资都低。

        生:因为经理的工资高,所以把平均值拉高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由于平均数2000受到较大数据的影响,已经不能合理地反映这家公司工作人员工资一般水平了。

二、揭示问题,自主探究新知

        1.中位数。

        师:再观察这组数据,你认为哪个数据最能代表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或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并汇报。)

        师:你认为应该是哪个数据更能表示这家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生:我认为是1800元,因为它和2000元比较接近。

        生:我们组认为应该是1500元,因为它在9个数据的最中间。

        生:我认为是1300元,因为去掉经理和副经理的工资,它在这组数据的中间。

        师:现在大家意见不统一,比较一下这3个数,你觉得哪一个数更合理呢?可以在小组中再讨论一下,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我认为应该是1500元,因为它在工资表的最中间的位置。

        生:我们也认为是1500元,因为它在中间更能表示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生:我们也认为是1500元,因为它不高也不低,能代表一般水平。

        师:通过第一次的交流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让我们达成了共识,现在大家都认为1500元最能代表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观察1500在这组数据中处于什么位置?

        生:中间位置。

        师:(板书:中间。)那它前面有几个比它大的数据?(4个。)后面有几个比它小的数据。(4个。)它处于9个数据的最中间的位置。

        师:那我们看这9个数据是怎么排列的啊?

        生:从大到小。(板书:大小。)

        师:(手势)这样呢?(从小到大。)

        师:我们把具有这样特点的数就叫做中位数。(板书:中位数。)

        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中位数?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中位数的理解越来越全面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出示中位数概念并指名读。)

        师:你认为中位数和平均数哪一个更能表现这家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生:中位数。

        师:那么作为商店经理为什么要在招聘启事中打出平均数呢?

        生:是因为在这里平均数比中位数要高,能吸引更多的人来。

        师:看来啊,这是商家的一种策略。我们分析一组数据时,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往往关注点就不同,所以才会选择不同的统计量来表示一组数据的不同特征。

        师:我的朋友小明考虑再三,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他的加入使工资表发生了变化,那现在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1500。

        生:1400。

        生:这组数据最中间是1500和1400,中位数就应该是它俩中间的数。

        生:我认为它俩中间的数就是它们两个的平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口算一下应该是多少?(电脑出示求法。)

        师:对照这两组数据中位数的求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当数据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数;当数据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不但会分析问题,还能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看来中位数只和数据的位置和排列有关系。

        2.众数。

        师:其实生活中中位数的应用很多,老师想调查一下你们的体重是多少好不好?

        师:你们发现老师在写这些数据时,是怎么写的?

        生: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的。

        师:观察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它表示什么?你的体重和这组数据对照,处于什么水平?

        生:中位数是80,它表示这一组同学的体重一般是80斤。

        生:我的体重是62斤,和这组同学比较我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生:我的体重是96斤,和他们比较我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师:有和这几个同学的体重一样的吗?

        生:我的体重是80斤。

        生:我的体重也是80斤。

        师:我们观察现在的这组数据,除了能找出中位数以外,你还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出示数据:62768083978080。)

        生:我发现有3个同学的体重是一样的,是80斤。

        师:说明80出现的次数最多。

        (板书:出现次数最多。)

        师:具有这样特点的数我们就叫众数。(板书:众数。)

        师: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什么是众数?

        生:我认为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多的数。

        师:(电脑出示众数概念并指名读。)我们看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

        生:80。

        师:说明在调查的这几个同学中,体重是80斤的最多。看来众数只和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系。

        师:王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同学们今年多大了?(10、11、12。)10岁的举手我们看一下,11岁的举手,那12岁的呢?你们说咱班十几岁的同学最多?(11。)那么11就是我们班同学年龄(众数。)

        3.新课小结。

        师:通过我们共同研究不仅对平均数有了新的认识,还结识了两位新朋友:中位数和众数。(板书。)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它们3个统计量都有什么特点?

        生:平均数和每个数据都有关系。

        生:中位数是一组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据中最中间的那个数。

        生: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众数。

        生:我知道了当一组数据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数;而当数据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师:其实统计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三、联系生活,突出现实意义

        师:老师还想做一个现场小调查。你们都知道自己穿多大号码的鞋吗?现在分别统计一下男女同学的鞋号。(生分男、女生组开始统计,记录员进行整理。)

        师:我们来观察这两张统计表,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穿37号鞋的同学最多,穿40号鞋的最少。

        师:如果你是一家儿童鞋店的经理,针对这两组数据提供的信息,会对你有什么帮助?

        生:多进37号的鞋,因为穿它的人多。

        生:我想再多进一些38号的鞋,因为随着学生长大脚也会变大。

        生:少进一些34号、40号的鞋,因为穿这些号的人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会分析数据,还能根据数据进行决策呢,看来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

四、全课小结

        师:其实数学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到生活中去寻找吧!

        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师生在共同研讨、交流、互动中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并且体会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不同特征及其实际意义。

        回顾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有冲突才有探究,有认知才会建构。

        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使之成为学生重新建构认知的良好契机。在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发现过程中,体会到中位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背景。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对新知的整合与建构,而且把探索求知、发现新知的权利真正交给了学生。

        (二)有合作才有交流,有补充才愈完善。

        在本节课中,无论从概念的得出、问题的解决、还是决策的制定,合作与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组内讨论、同桌交流体现了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在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都被整个群体共享,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

        以上几点是本节课把握比较成功的地方,但仍然存在着遗憾和不足:例如众数的学习虽然很自然很容易,但认识比较浅显,如果能再充分地利用这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有1、2个或可能没有,那样学生对众数的认识会更全面。中位数在学生的生活中运用不是很多,如何通过丰富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总之,整节课学生经历着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争论,在争论中提升的过程。我们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师生在共同的研讨、交流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版篇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7981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地整理过程,通过自主性学习,学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分析条形统计图,能从中获得简单的信息;

        3、培养学生脱离老师的讲解、自主学习,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探索、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

        教学准备:自主性学习平台、课件、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统计表格、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一年中有哪些日子是你感到特别高兴的呢?

        生:

        师:生日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谁来告诉老师你的生日在哪个季度?(学生举手发言)这么多同学都想告诉老师,可老师记不住,老师还想了解我们班在各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情况,你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吗?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版篇4

        一、创设情境,动手实践

        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谈话导入

        师:大家能用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吗?

        师:如果用两个正方形有几种拼法?

        师:如果用3个正方形有几种拼法?

        师:如果用4个正方形有几种拼法?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动手操作拼图、汇报。

        师:是呀!所以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就有两种拼法了。如果继续用5个、6个、7个、你能拼下去吗?生:(能)

        师:大家试试看!请各个小组按照课前的分工合作并做好记录。(见记录表)(附后)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启发和调动学生的思维,这个片段的教学设计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的异质合作来收集数据,不仅复习巩固了已学习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实践、合作的能力。)

二、启发讨论,形成表象

        小组汇报。(请各个小组的代表到投影前展示收集的数据,其他小组进行核对并相互评价修正收集的数据)

        师:我们来观察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你能发现有什么奇妙之处吗?

        此问让学生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的个数的积就是我们所用的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种数有的只有一种,有的有两种,有的有三种,如果继续拼下去可能还有四种、五种甚至更多。

        组织学生检验。

        启发学生按照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来分类。(小组讨论)

        可能有:分成两类的,一类是能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是奇数的,另一类是能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是偶数的;分成三类,只能拼成一种的分一类,能拼成两种的分一类,能拼成三种的分一类;分成两类,只能拼成一种的分一类,能拼成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分一类。

        教师肯定学生的分类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分法,哪种更合理一些?更能便于我们研究?

        学生通过争辩得出研究的方向。分成两类,只能拼成一种的分一类,能拼成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分一类。这样至少分清了一类,就可以进行研究这一类的特点了。

        (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在学生收集的数据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去整理、分析自己的劳动成果,讨论、争辩,从而发现数据的规律,初步感知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同时也为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伏笔。)

三、探索发现,抽象本质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同意)好!(课件出示分类好的研究记录表)那下面我们再来研究,用哪些数目的小正方形时,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

        生(齐):2、3、5、7、11

        师:为什么当小正方形个数是这些数目的时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

        生(1):我发现长乘宽的积就是正方形的个数,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这些数目时,只有一种长乘宽的办法。

        生(2):我发现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目是小正方形的个数的约数。

        师: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叫做质数。想一想什么叫做质数?

        生(1):我认为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的叫做质数。

        生(2):我认为一个数,如果只含有两个约数,就把它叫做质数。

        师:大家概括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定义。(多媒体出示概念)

        师:我们把具有像4、6、8、9、10、12、14这样的特征的数叫做合数。想一想什么叫做合数?

        生: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师:想一想,质数和合数的区别是什么?

        生: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而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以外还有别的约数,也就是合数至少有三个约数。

        师:商议一下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学生以学习小组自由讨论。

        学生汇报辩论,相互补充得出了结论。

        师:课件出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探索从而发现了质数和合数的本质属性,得出了概念。这时候,教师并没有停止质疑的脚步,而是接着引导学生去比较、辨析发现新的规律:关于指使和合数的区别及1的分类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为教学自然数的分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评:

        概念的教学往往是枯燥的,一般不是有教师和学生的重复不断语言就是有很多的练习题训练。这一节课大教学使感到特别兴奋。首先、在概念教学中,师生的这种融洽的、和谐的,而又不失激情的课堂氛围感染了我。它一改概念教学的枯燥与乏味。让学生在做中学,源于课本又超越了课本,学生用本册刚刚学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知识,来动手操作研究这一节课,使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探究、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概念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是这一节课的特色,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精心设计了问题,巧妙地进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索、总结发现规律。学生通过异质的组合来讨论、探究知识,促进相互的学习,提高合作的能力,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的有用的。

        第三、大数学观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这一片段的教学中不仅体现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强的特点,而且真正的把数学知识的教学、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异质组合讨论、动手拼一拼、相互商议、个别争论等都无不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中括号》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在六周的实习中,我上了两堂影响深刻的课,其中一堂就是中括号。中括号在我认为是一堂很简单的课,所以在上课前我很自信,可是当上下来后我发现问题很多,因为学生提的问题我一下子没法解释。本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加了中括号后的运算顺序,我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让学生得出。括号是一种运算符号,它的作用在于表明运算的顺序。小括号()是荷兰数学家吉拉特开始使用。之前法国数学家韦达使用过〔〕但这些符号到18世纪才广泛使用。

       案例描述片段一:循循善诱,引入新知

       师:在算术本上用递等式的形式计算360÷12+6×5(黑板上写着)。谁来黑板上算?

       生:我来。

       师:你是怎么算得呢?

       生1:先算360÷12,再算6×5,最后算加法。

       生2: 我有意见,先乘除后加减,所以360÷12和6×5可以一起先算。

       师:真棒!总结一句话是先乘除后加减,那么老师想先算加法怎么办呢?

       生:可以加一个小括号。

       师:哦!那加了小括号后你还会算吗?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360÷(12+6)×5(黑板上写着)

       生:会算,老师我来黑板上算。

       师:你来,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算得嘛?

       生:我先算小括号里的12+6,然后算除法360÷18,最后算乘法。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如果老师想算完小括号后,先算乘法该怎么办呢?

       生:加中括号。

       师:以前学过中括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括号。

       片段二:思考讨论,探究新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算一算360÷(12+6)×5。

       生1: 360÷(12+6)×5 生2: 360÷(12+6)×5

        =360÷18×5 =360÷(18×5)

        =360÷90 =360÷90

        =4 =4

       师:看黑板上的两题,你发现了有什么不同吗?

       生:写下来的时候一个用中括号一个用小括号。

       师:那你们想想看,到底谁写得对呢?

       生1:加小括号的对,因为小括号要在中括号的基础上算得,中括号里如果没有小括号就错了,有中括号的话在中括号里一定会有小括号。

       生2:加中括号的对,因为小括号里的已经算完了,所以要算中括号里的,那么写下来的时候就是中括号了,不是小括号。

       (学生之间就开始不举手发言了,各自说各自的,开始争辩了)

       师:停!现在我们发现在写算式的规范上我们有了分歧,那老师可以告诉你写下来的时候应该用中括号而不是小括号,理由刚才的同学已经说了,是小括号里的算式已经算完了,接下来要算中括号里的算式了,所以要写中括号。

       生:老师,那中括号里的直接算出来,不要分布算不就不存在写中括号小括号了嘛,那样照样可以出答案的.

       师:你们也赞同他的意见吗?

       生1:赞同。

       生2:不赞同。

       师:你能说说你不赞同的理由吗?

       生:如果是不分部算的话,容易出错,所以做递等式最好是分部算得好。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为了少出错,我们在做的时候都要分部算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师:现在来一起看黑板上的三题,你发现者三题有什么不同点?

       生:他们的符号不同,一个加了小括号,一个加了中括号。

       师:那为什么老是要加上这些符号呢?

       生:因为要改变它们的计算顺序。

       师:第一个算式是先?

       生(全体):先乘除后加减。

       师:第二个算式是先?

       生(全体):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师:那谁你来说说加了中括号后的计算方法?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师:谁还能完整的说一说?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在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师:同桌之间说一说加了中括号的计算方法。

       案例分析

       好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